2014年11月12日星期三

摩托

等着钉牌的新车

兜兜转转,寻寻觅觅,最终还是换了摩托。工作了九年多,每天来回单程差不多卅五公里,刮风日晒雨淋,还是有摩托陪伴。这个是日常用的,也想到一直左存右省,万一什么事情,也是一场空,还不如现在能力范围内,不造成太大的负担的情况下,对自己好一点。

第一辆摩托

第一辆属于自己的摩托是Yamaha Lagenda 105,自大学时候买的二手车,在大学时使用了两年,然后开始工作两年吧,就给弟弟骑,换了新的Honda Wave 125。 这部车是不错,不知不觉,也用了110k 公里了,外壳开始有声音跟破裂,被撞倒翻覆过两三次,摩托定时每个月维修换黑油保养,性能基本良好。只是引擎用久了,开始耗油了,而且油箱也是小,每隔一天半或两天,就是乘骑三个到四个单程,最多四个半,就一定要添油,变成去油站添油是很经常的事。然后,就是最近有时候有用二桥回家,大风大雨的时候也会摇晃不稳,加上渐渐崩坏的外壳,一大堆声响,骑了有点郁闷而已。

第二辆摩托

换车的念头一直在脑海盘旋,要,不要;要,不要。刚开始是看上苗条性感的Yamaha FZ150,。几经询问,价格很高,是很省油,不过就是。。。好像少了一点推动力。就很多店一直问,价格就一直升,差不多一个月起一百这样,现在已经是车价8900,加保险,差不多要四百多,就9400了,包括后面的箱跟一些配件,弄到来都差不多要一万。还要收头期钱一半。。。真的七上八下,犹豫不决,按爆计算机。

然后无意间朋友介绍Demak跟Keeway,看看图片好像也不错。尤其意大利的Keeway RKV200G,真的便宜夹大件。看看历史,原来在国外那么悠久的历史了,可怜马来西亚还是被Yamaha Suzuki Honda Mordenas充斥市场,最近还有刚刚进来的SYM。原来外面的世界,还有那么多姿多彩哦。上网看了车评和乘骑日记,大致良好,可是都是马来人在写,中文可以说很少,或几乎没有。

去找真车来看,第一家去了Farlim那边,嗯,有一辆二手的Keeway,没有新车看,也没有Demak Skyline的车看。问了价钱,店员态度不友善的给了比市价高很多百的价钱。算,去另外一间在日落洞的看车。去到的时候差不多要关店了,乘机看看车。Demak是很凶煞,可是油箱太大了,车子很大辆也很重,不适合。看看Keeway,eh,不错哦。有点古典的味道,也有点大型车的影子,就是刚刚好符合心中想要的形象。看看价钱,哇,不错。

这店真的很多现成的车,所以可以顺便一起看FZ,马上就比下去了,无论价钱,造型,味道,规格。。。心底七上八下,现在是欠那股冲动而已。然后第二天就打电话去下定了。用分期付款的方式,做两年,还是不怎么样对生活造成负担和压力。店送了个后箱架跟Shad后尾箱,市价差不多要四百块,还有一个廉价钢盔,市价卅块,自己加买了个后座的置物网十块钱。也会再安装前面的挡风板,还没有来,缺货。就这样,钉了号码,就拿车了。价格是车价7500 + 400保险,弄到来还不到8000,当然分期付款的费用与利息,另外计算。原本要拿回和车子同样或类似号码的,可惜心水号码都没有了,唯有拿running number咯。


确认有号码了,登记了,就中午去拿车。小心翼翼骑去添了油,卅块一缸,还没有满哦,油箱有17公升呢。然后就摇摇晃晃、战战兢兢的就开回公司了。不习惯是一定的啦,还要慢慢适应,之前的车灵活、轻便、简单、方便。下班就用二桥回家,慢慢开,转速没有过5000,时速没有过65,run in要1000公里。算算差不多三个星期就可以完成了。从店回公司,再一次回家一次上班,已经差不多100公里了,1000公里其实也不算太难达到。

现在需要习惯就是慢速时的牙转换,还有怕死火,因为上班时有几个地方,还真的很考验,比如大桥过收费站时,还有进入工业区那边的超级堵塞路段。引擎可能因为开慢还是堵车关系,会感觉小腿那边会有点热。进退牙,有时候meter那边没有显示出来,不晓得是否自己因为太急促,没有进好,还是设计的瑕疵。


三辆摩托排排放
 很多人知道我换摩托,还是一样说,为何不要买车?要这样省做什么?危险啊。。。其实,不能说自己钟爱两轮的东西,只是目前的交通状况和经济情况,开车上下班还是不会在考虑范围内的。 所有,还是选购一部比较稳重的摩托,每天继续乘骑差不多80公里的路途,上下班咯。。。

3 条评论:

Even 说...

八十公里,感觉好远哦。。。。

tamiya 说...

单程卅多公里。有时候走新二桥回家就比较远一点,胜在不堵车。

lock 说...

已經養到小三了, 厲害!

話說車牌要不要來個PG1?